2)第九百零一章:巴尔干战火_弗吉利亚崛起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王国,黑山王国组成。其中最重要的一环,也是最强大的两个国家组成的同盟,是塞尔维亚和保加利亚之间的同盟条约。

  根据塞尔维亚和保加利亚签订的同盟条约,约定两国有任何一方遭遇一国或数国侵犯,另一方有责任全力给予支援。

  并且双方还对发动对土耳其战争的时机和瓜分土耳其的问题做了安排,约定采取战争时应首先通知俄国,两国之间发生争端,也应将问题提交到俄国进行仲裁。

  从塞尔维亚和保加利亚之间建立的同盟条约就能够看出,俄国试图建立对斯拉夫国家的霸权,成为巴尔干地区所有问题的仲裁者。

  用这样的方式来掌控君士坦丁堡,掌控这个唯一能够让黑海舰队前往地中海的海峡。

  法国总理彭加勒第一次得知塞尔维亚和保加利亚之间的条约时,也不由得大声惊呼:“这完全就是一个为战争准备的条约!”

  此后,他也曾经在笔记中这样评论这份条约:“这份条约不仅蕴藏着对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作战的种子,同样也暗藏着对奥匈帝国作战的种子。他进一步建立了俄国对于斯拉夫国家的霸权,因为按照这份条约的规定,俄国将成为这片地区所有问题的仲裁者。”

  巴尔干同盟成立自现在,已经过去了六个多月的时间。在这六个多月的时间里,巴尔干同盟诸国进行了大肆扩军,其目的已经不言而喻。

  1912年2月,保加利亚向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发出通牒,要求土耳其允许马其顿地区自治。

  此时的土耳其因为和意大利的战争的原因,国内早已经疲惫不堪,但又不肯退让,因此决定对保加利亚的通碟不予理会,尽可能拖延时间。

  巴尔干地区发生的状况,很快引起了欧洲各大列强的关注和警觉。

  因为这片地区的重要性实在太高,欧洲各国都不愿意在这片地区失去利益。

  几乎所有的列强都对此表示了关注,但所有列强的态度也是一致的,那就是坐视巴尔干局势的发展。

  对于欧洲列强来说,如果不到最关键的时刻,亲自下场反而会让自己落于下乘。

  谁也不知道巴尔干这场火烧来烧去会不会烧到自己的身上,这对于还没有完全做好准备进行战争的欧洲列强来说,自然是不能接受的。

  此时的欧洲几大列强,就如同吃瓜群众一般,安静但又十分期待的,等待着巴尔干局势的发展。

  没让这群吃瓜群众失望,土耳其没有任何表态之后,巴尔干另一个强国塞尔维亚也站了出来,要求土耳其承认马其顿地区的自治,并且对于之前向巴尔干地区各民族之间的压迫进行补偿。

  两个最强大的国家表态了,剩余的巴尔干同盟国家自然也不可能闲着。

  2月19日,希腊,门第内哥罗相继表态,要求土耳其承认马其顿地区的自治,并且特地声明,如果一周内没有任何回复,那么将视为对这份通碟的拒绝。

  这份特地声明了时间的通牒,也可以看作是巴尔干诸国在进行着最后的准备了。

  2月26日,奥斯曼土耳其政府继续沉默一周之后,保加利亚政府宣布进行全国军事总动员。

  只隔了一天,2月27日,塞尔维亚政府,希腊政府和黑山政府,也相继宣布对全国军事力量进行总动员。

  从2月27日开始,巴尔干同盟各国军队开始向土耳其边境集结,各种武器弹药,装备物资也被迅速运往前线。

  土耳其方面也不得不跟着调动欧洲区域的军队,同时尽可能询问欧洲列强的态度。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