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86 我生君未生_贞观三百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扩大到了半个湖南,那就不一样了,“寅吃卯粮”的风险在降低。

  夏粮、秋粮的保障,只要有四分之一的耕地完成粮食产出,就不会饿死人。

  跟帝国的其余地区不同,“劳人党”统治区域内,依然是实质上的配给制,长期配给制,肯定是让人受不了的,觉得日子苦。

  可类似安仁县、攸县、茶陵县等地的底层,几十年都是吃不饱穿不暖的记忆,别说两三年的配给制,就是二三十年,他们都没问题。

  原因很简单,没有饿死人,没有饿肚子。

  芦鞋是差了一些,可是暖脚;大米饭就个咸菜可能是简单了一些,可是能饱。

  “劳人党”活动的区域,哪怕是在大城市中,也是中低阶层更拥护,那自然而然的,“劳人党”的特殊配给制度,是符合他们所需,也能解决他们所需的。

  这时候的“寅吃卯粮”,讲白了就是“劳人党”掌控着总账,也只需要算总账,一加一减,看看差不多,很多支出,也就能做了。

  也正因为如此,才有了类似程家这样的豪门,其公子哥们会毫不犹豫地借钱给王角,不借则以,一借,五千万起步,上不封顶。

  实在是在中央核心区之中,抛开中央政府掌控的国家资源,真真正正能保本甚至还能增值一点点的优质资产,真的不多。

  王角这里,对某些特殊的民间“超级散户”而言,吸引力之大,比什么“凌烟阁”阁老青睐还要强烈。

  明白了大略方针之后,柳璨于是说道:“那还要修路?”

  “那肯定是要修的,毕竟武冈县周边环境比较复杂,除开‘莫瑶’之外,还有‘五溪蛮’‘武陵蛮’之后,‘劳人党’在那里做了一点点区分,毕竟有些山寨和山寨之间,还有世仇,不过一起修路之后,这世仇,也差不多该消除了。”

  “哪条路?”

  “越城岭东南官道,分段来修,最终是要直达邵州州府邵阳县,目前来看,将来要是水库修好,路只要不太差,在越城岭东南,再设置一个县,肯定是没有问题的。最近在邵州剿匪的数据也拿了过来,越城岭东南的赧水河谷,养活几十万人不成问题。”

  “你说的是武刚城?”

  “对。”

  贞观三百零三年的武冈县,前身并不在巫水,而是在资江支脉的赧水,因东晋王导被封武冈侯而得名,武德年间因为种种原因,迁徙到了现在的武冈县。

  但也因为这一段历史,导致邵州的布局和发展,长期都是以“维稳”和“围观”为主。

  最终也进一步导致了湘西的“民匪一家”状况。

  柳璨作为湖南省的一省之长,对治下州县的情况,自然是了解的,从他脱口而出“武刚城”,就不难看出。

  此时的武冈县前往州府邵阳县,沿官道一百二十里左右的重要途径地点,就叫“武刚城”,也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